中国日报4月20日电 2025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圆明园特别举办“赏山读园 阅享圆明”主题阅读系列推广活动,通过创作交流、实地游园、图书市集等多种形式,让公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了解圆明园、走进圆明园。
4月20日上午,圆明书院二层举办《大美圆明园》皇家园林的中国美学主题分享会。国博出版中心总编辑、作者曾孜荣作为主讲嘉宾分享创作灵感。全书通过珍贵的圆明园分景图及铜版画的“全景+局部”,在书中重现了圆明园昔日的大美与壮丽,包括园林建筑之美与起居、陈设、服饰之美。自由提问时间里,曾孜荣与读者亲切交流,对读者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讲解,最后曾孜荣老师为读者朋友签名售书并合影留念。
与此同时,圆明园海棠书院大殿举办《今日宜逛园:圆明园里的日常》新书发布会。相关领导、嘉宾出席发布会并致辞。北京皇家园林知名青年学者、作者朱强介绍创作思想、理念并分享创作过程。全书20讲、6个专题、近130张插图,构建起立体、饱满的圆明园形象,借助“重返历史现场”的笔触带领读者探秘圆明园的趣味日常。活动现场,北京市八一学校小学生表演情景剧“四时天伦·圆明园里的家国温度”,以宫廷绘画为蓝本,演绎圆明园中春夏秋冬四个场景的皇家人物日常。
会场外,海棠书院人头涌动,图书市集热闹非凡。各类读物书籍齐聚于此,还有更多优惠活动期待游客选购。
今年恰逢圆明园清史书店开业18周年,4月28日上午,书店特别邀请著名故事作家刘恩东先生携经典创作《十二生肖传奇》举办专场签售会,与读者共品传统文化魅力,见证书店成长历程。
近年来,圆明园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了《生肖满堂》圆明园十二生肖系列儿童绘本、《圆明园互动立体书》、《圆明园》科普绘本、《圆明园从前有多美》《今日宜逛园》《大美圆明园》等众多优秀绘本读物,让现实中残存的遗迹在文字中熠熠生辉。此次圆明园读书日共举办七场读书分享会,邀请市民游客,以文润心,共游书海。
读过了书中圆明园的美,不妨也看看谷雨时节圆明园中盛开的牡丹花吧。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镂月开云,原名牡丹亭,曾见证清朝皇帝祖孙三代聚会赏花的故事;含经堂精品牡丹观赏区,精品名品齐聚于此,真是“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藻园牡丹观赏区花色艳丽、香气袭人,不愧“春色人间第一香”。
为配合园内娇艳盛放的牡丹,4月20日上午,圆明园在涵秋馆开设绿色环保松果牡丹花相框DIY手工制作课。参与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松果的鳞片染色后摆成牡丹花形状,或浅粉或大红,真是栩栩如生。最后作品制作成相框,将这份自然最美的馈赠定格。
踏青节期间,园内还将举办多项非遗活动与表演,获得了游客的认可与好评。4月20日上午,圆明园涵秋馆对面平台上,举办植物拓染非遗手作活动。在老师专业的指导下,一株草、一片叶、一瓣花、一块布,经过制作者们的仔开云体育细挑选、慢慢敲拓,就变成了一件件独一无二的作品。自然之美、非遗之美,触手可及。
目前,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日新月异,今年踏青节期间,圆明园创新尝试,根据景区文化背景定制设计身高1.68米的仿真人形机器人,采用清代格格装扮,招揽游客进行咖啡售卖,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此外,机器人还能通过语言大模型开发在应用场景中不断迭代学习,与游客进行零距离对话交流,成为踏青节靓丽的“科技”风景。
认识圆明园的途径有很多种,阅读是一种方式,走进岁月的深处,拂去历史的尘埃,让圆明园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立体、更加饱满。赏花、做非遗也是一种方式,走进春日的御园,欣赏自然的静美,让圆明园变得更加悠然、更加和谐、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