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捐赠300所AI云教室!4月24日,阿里巴巴宣布“少年云助学计划”已为全国乡村学校建设300所AI云教室,惠及25万师生。这一数字教育普惠工程依托AI大模型、云计算等技术,通过云端算力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为教育公平注入科技动能。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表示,阿里巴巴不仅要帮助乡村建好科学教室,更要结合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科技,让乡村的孩子能够走出世界,与全球科学接轨,这才是少年云的意义。
这300所AI云教室遍布祖国各地,从浙江东海的海岛渔村到吉林汪清的中朝边境,从新疆和田到云南澜沧,从青藏高原到海南岛的五指山下,覆盖25个省份的偏远地区,让当地的学生通过少年云触摸到了崭新的数字世界。
少年云助学计划负责人黄桂晶表示,我国中小学机房的平均使用年限是5-7年,许多机房因设备故障多、更新难,性能已经远远落后实际需求。特别是在大模型浪潮下,学生和老师们更需要紧跟AI时代的知识和设备。
通过阿里云自研的无影AI云教室方案,一根网线和一块屏幕就能接入一台云上的超级电脑,每台电脑的性能与云数据中心同步更新,性能永不过时,使乡村学校彻底告别“高配置电脑买不起、用不了”的困境。
过去全校共用10台电脑,现在每人都有“数字书包”,还有AI老师。有了AI云教室,老师们也激发了教学热情,从不敢用、不会用变成争着用、抢着用,与学生们共同进步。
在缙云县新建小学的课堂上,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正在发生。借助少年云团队开发的“AI名人平台”,学生们与AI秦始皇展开互动,通过游戏化的学习方式了解历史。五年级学生小林兴奋地喊道:“原来游戏里的‘嬴政’就是秦始皇!他真的统一了中国?”陈老师介绍,该校地处县域,缺乏系统的历史教育,孩子们对课本中的历史人物知之甚少。现在通过AI技术,他们主动把游戏中的角色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学习兴趣明显提升。
边疆少年的科技理想正在生根发芽。开学两个月内,少年云的学生们已经与AI发生了36万次对话,对AI的喜好远超同龄人。在澜沧县木戛乡中学,学生扎努通过云教室完成“AI绘制民族纹样”项目,其作品被云南非遗保护中心收录。扎努感言:“以前觉得科技是城里孩子的‘专利’,现在我和同学都能用AI创作拉祜族文化作品。”
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熊璋教授表示,落实人工智能教育的操作性非常重要,国家竞争力靠人工智能,要靠下一代,办好乡村区域的教育才算成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高度评价少年云计划,称其“以技术创新弥合数字鸿沟,为全球教育普惠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接下来,少年云将与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深度合作,深化AI大模型在教育场景的应用,持续追踪学生信息素养,挖掘和培育引领校的“人工智能+”典型教学案例,打磨一批高质量、有弹性的精品课程,孵化一批高质量、能落地的教研项目和成果。
“绝不用海归派”!董明珠“海归有间谍”言论引热议!不能把“毒舌”当习惯 用人观念需与时俱进
加蓬体育部长再次接见布彭扎亲属,承诺国葬&商讨具体追悼流程 致敬足球大使
2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过去十年总和。这一投资规模创下中国民营企业在该领域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