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体育app腾讯游戏《穿越火线》(CF)近日推出怀旧模式,引发玩家热议和游戏内爆满服务器。
2.怀旧模式旨在满足玩家对经典游戏的怀念需求,同时避免对现有游戏体验产生负面影响。
3.为此,CF团队在怀旧模式中实现了对经典地图、武器和游戏机制的精确还原,同时提供了低负担的游玩体验。
4.除此之外,CF团队还计划在未来持续更新怀旧模式,并引入UGC模式,以提升IP整体商业价值。
5.陈侃表示,希望《穿越火线》能成为创新玩法的孵化器,持续书写属于中国FPS的里程碑。
4月19日,CFPL春季总决赛热闹打响。在济南融创国际体育中心的线下现场,GameLook见到了《穿越火线》系列发行制作人陈侃。以比赛现场阵阵雷鸣般的欢呼和鼓掌声为背景,我们和他进行了一场促膝长谈。
整场交流前后持续近两个小时,而我们事实上只聊了一件事:CF今天上线的怀旧模式——在GameLook看来,这不仅是一次玩法更新,更是一场意义非凡的行业长青探索。
很难想象在如今这个流量愈发稀缺的游戏市场中,一款上线年的FPS,竟能凭借一个模式的更新掀起堪比爆款新游公测的热度浪潮。不仅前期预约玩家数突破了800万,游戏内的怀旧服务器也很快被挤到“爆满”。
在滔天热度之外,这不只是一次版本更新,更是一次关于“长青游戏如何不断自我进化”的范式示范。
做怀旧这件事,看似是整个IP回头看,其实也是带领着玩家向前走。就像陈侃所说,“当有大量人都在怀旧的时候,怀旧这件事就成了潮流”。而对于一款长线IP来说至关重要的事情是,如何找到那个能够凝聚起大多数人的力量?
回忆怀旧模式的创意原点,陈侃告诉GameLook,“在生化金字塔顶着僵尸追杀跳箱子”、“AK47买错成AK74”……这些由玩家们分享在各个社交平台上的、对最初版CF的追忆,构成了团队产生做怀旧模式的最初动力。在表面上,做怀旧是一个“顺水推舟”的好题材,但当团队真的坐下来讨论这个想法时,却成了一个经典的“万事开头难”的故事。
在将怀旧模式内容投产之前,CF团队在很长时间内面临的挑战其实是厘清逻辑:怀旧这事到底要不要做、为什么做?
最核心的问题是:作为一款拥有高用户量、又形成了自己的更新节律的活跃产品,为怀旧需求专门改轨重构,可能会引发一些超出预料的用户情绪。
比如一个现实问题,对于相当比例的2012年后入坑的CF玩家,没经历开服盛况的他们是否有够强的怀旧需求、真的能和经典情怀击掌共鸣吗?
另外,如果效仿市面上一些MMO产品采取的“怀旧服”模式,另开一套不互通的客户端,那么不少玩家可能很难接受自己十多年来在CF正式服积累的等级资产和道具库存变相打折,甚至还要“二次付费”。还有策划在内部提出担忧:CF这类PVP游戏与RPG游戏天然不同,诸如老的枪械和地图等不少经典内容,在现在的客户端版本其实都能体验到;在这样的前提下去做怀旧,究竟能不能让玩家有“实感”?
因此CF团队在怀旧模式起步前做的第一件事,其实是花费大量时间做逐级推导和验证,厘清玩家对怀旧模式的真实需求。
CF团队首先注意到,不少怀旧向的留言、二创内容往往都能获得较高的互动,证明怀旧的确不是少数玩家的“个人行为”,而是有着相当的群众基础。
同时团队找到了大量核心玩家,从线上下各种交流渠道,和他们进行多轮直接沟通,了解他们的意见。直到真正从他们口中听到了“希望玩到纯粹的老版本”、“想找回当年的小伙伴一起重现最初的记忆”等真实看法,团队才真正“说服自己”下手去做这件事。
陈侃坦言,一直等到怀旧模式官宣后获得超出团队预料的热度,前期的玩家预约数量一路爬升,突破了团队内部设定的500-600万目标,他们才真正放下一直以来悬着的心,感觉自己走在了正确的方向上。
第二个挑战则是“如何做”——一旦怀旧模式的想法进入落地阶段,就会有繁多的细节需要反复推敲。
比如对怀旧感的拿捏显然是一个重要且不容失分的命题。但真正百分百做到还原,并不是最优解——把最“原汁原味”的800*600分辨率和低Tick服务器搬到现代,显然已经很难被玩家接受,甚至会打破不少玩家的“怀旧滤镜”。究竟如何做还原,才能平衡好怀旧和体验?
对这件事儿,陈侃拿“修复老照片”做了个类比:照片的撕裂需要被拼好、清晰度细节可以通过现代手段做提升,但画面里的老朋友、老街道,甚至相纸泛黄斑驳的岁月感,都是应该被忠实还原的。“修旧如旧”,才是最终应该达到的效果。
在今天一打开大厅,经典UI界面直接触动DNA;当年的大厅音乐版权早已过期,团队这次专程采买回来,让如今的玩家能够随着BGM响起直呼“就是这个味”。
此前的怀旧模式前瞻中,陈侃曾经透露,团队会在研发中不断参考早期设计稿,深入考据还原经典模式和地图的细节。如今“运输船TD”、“生化金字塔”等经典地图得以返场,生化“小红”变回了经典的二代造型,《研发基地》搭人梯上楼顶等地图特性被保留……可以说从看到听再到玩,多个维度把玩家一秒带回记忆里的2008年。
在怀旧情怀之外,“低负担”则是GameLook注意到的另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没有盲从目前MMO里成熟的“怀旧服”模式,而是直接在端内开辟板块,其实就是最大程度上减少玩家“怀旧一把”追忆青春的成本。因为资产道具互通,因此玩家可以拿着自己在主模式中拥有的2012年前的经典枪械直接上战场。即便对怀旧没有特别的情怀,也不必担心因此错过福利,真正把怀旧这件事做成了锦上添花的可选项,给到玩家充分的选择权。
甚至CF团队还专门考虑到了冲着怀旧来参与的回流老兵的需求——多年没上线,有些人账号内的武器早已过期,有些人忘记了QQ密码,专门注册新号来玩。但通过参与预约活动、完成怀旧模式任务等方式,玩家们可以迅速获取“黄金手斧”、“战龙”套装等经典武器,上手就可拿到熟悉的“神器”,跟上大部队节奏。
包括在今年百城联赛上,CF进行了更多投入,开启专门的怀旧赛道,也都是鼓励老玩家去往线下参与网吧赛等活动,找回自己当年的电竞梦想。还有为账号因盗号等情况被误封的老兵开辟专门的申诉找回渠道等等。
这一系列思考合围后的结果,就是如今我们所见的这场引发轰动的“情怀穿越”。无论是各个社交平台一片“爷青回”的呼声,还是游戏内爆满的服务器,都向我们表明这次怀旧之旅真正精准命中了玩家情怀。
陈侃向GameLook透露,实际上有约三成怀旧模式预约玩家都是一年以上没有登录的用户,其中更不乏大量注册时间十年以上的老玩家,甚至是“服役”十六年的林更新,这次也参与了怀旧服的提前预约。
种种维度的现象都证明着,这场精心打造的怀旧活动犹如一支穿云箭,成功号召着全国的CF老玩家重返大部队,完成了对整个穿越火线IP玩家的“重凝聚”。
你可能已经从前文陈侃的讲述里感受到,“玩家”或者“用户”是一个出现频率格外高的词。无论是怀旧模式起步前对玩家需求的逐级反复论证,再到对老玩家怀旧摩擦点的深入洞察,CF团队仿佛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共情每一名玩家的体验。
这其实也是在GameLook看来,CF能够穿越游戏圈无数周期,至今仍然站在国内行业顶端的最大秘密。虽然这些年来FPS“后起之秀”无数,但CF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密集内容更新+积极听取反馈”的超额服务换来了玩家的超额信任,再加上早期情怀和爆破核心玩法的锚定,吸引着用户不断回归到生态内。
这次的怀旧模式的未来剧本里,玩家同样是最为重要的执笔人。陈侃向GameLook表示,之所以官方将这次尝试定名为“怀旧模式1.0”,实际上也是将其作为一次重要的试水和观察窗口——其实团队已经储备了大量想落地于怀旧模式中的新想法,但具体哪些想法能做,哪些不能做,是需要随着怀旧模式实际铺开,根据玩家反馈逐步摸索尝试的。
按照项目团队目前的规划,未来的怀旧模式将独立于主模式做长线更新,但不会按照已有的版本历史逐年推进。陈侃的说法挺有趣,他希望把这件事做成类似“平行时间线”的概念——CF过往十几年的内容里,有被玩家遗忘的优质内容、有因种种原因被轮换却仍被玩家铭记的内容、甚至包括团队早期经验尚浅时遗憾错失的潜力玩法……都可以通过怀旧模式的方式和玩家重新见面。
比如在陈侃眼里,“战场模式”,其实就是一个潜力玩法案例。作为CF早期发起MOBA品类跨界的探索,战场模式基于多兵种小队配合、齐心协力推塔的玩法其实具备相当的潜力,但受限于早期技术限制和设计经验的缺乏,在平衡性上存在不小缺陷。如今团队有了现代的运营手段和射击认知,能不能对它进行改造,让战场模式重见天日?
而在“平行时间线”的更新主轴之下,CF团队会继续它们一直以来都在坚持做的事情:从游戏内的参与度数据、从玩家在各个平台发表的每一条评论、从对用户群属性的分析做综合性的权衡分析,最终挖掘到玩家最为真实的需求。
陈侃也笑谈,有关怀旧模式未来会是什么样,我可能需要等上半年到一年才能给出明确回答。他甚至抛出了个有些意外的说法:不仅要全力避免“研发教玩家玩游戏”,很大程度上是“玩家教研发做游戏”。当年在CF里度过大量时光的少男少女们,如今可能已经步入社会,游戏爱好和游戏习惯上有了很大变化。而CF希望和玩家一起,共同找到所有人都能认可的怀旧模式未来方案。
风云变幻的行业里,“长青”如今是各家厂商集体追寻的命题。但活跃在玩家视野中多年,CF如今仍然在商业规模和受众人数上高度领先,线上直播电竞、线下嘉年华乃至带货等全维度生态仍能闪闪发亮,这种长青生命力足以令大多数同行仰望。而在这次和陈侃有关怀旧模式的深入交流里,GameLook观察到的CF所做的一系列思考和动作犹如刻刀,为我们逐步雕刻出一款长青产品应有的模样。
可能最重要的经验在于,对任何一款长线运营产品来说,多年运营中积累下来的庞大的用户认可和IP资产,绝不是可供挥霍变现的资源,而是一份沉重的责任。对《穿越火线》来说,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深刻影响着、规范着CF的每一个运营决策,也让玩家能够多年保持对《穿越火线》的信任。
在陈侃眼里,“经典味道的一致性”也是让CF如今能够长久红火的关键因素之一。他设想了一个场景:一群好朋友想一起开黑,但他们可能各有各的FPS主游,这要怎么办?不妨一起打《穿越火线》,因为大家都玩过,甚至账号里可能还有不少枪。
正是有了这种场景的反复上演,玩家们在近些年为CF发明了一个“FPS黄埔军校”的称号。爆破、生化、挑战,这三个在广大玩家间普及率极高的玩法,在CF里充当着稳定的核心支柱,让CF能够长久扮演中国FPS玩家“最大公约数”的角色。
但体验一致性绝不意味着裹足不前、拒绝创新,反而可以让CF团队能够将已有的方向作为“辅助线”,更有目的性地寻找创新的延展方向——比如生化模式即将上线的新地图就将加入全新的传送门机制。而GameLook注意到,CF端游地图工坊板块计划在今年9月上线的“自由创作模式”,有不小可能成为CF玩家中的下一个长效热点。
背后的逻辑是,一方面是UGC模式并不会对现有的FPS基础方向产生冲击,而是在其基础上延展更为多元的乐趣。另一方面,CF目前已经现有的地图编辑器功能其实已经受到了玩家的广泛欢迎,对“UGC+FPS”的概念加上了一层验证的保险。
其中一些玩家创作让陈侃感到惊艳不已,比如有玩家看过《哪吒2》电影,在地图编辑器里复刻陈塘关大战的名场面,玩家在漫天落石里不断击退来犯之敌。而在未来的自由创作模式中,编辑器能力自由度向上迈出一大步——自由编辑地图规则、设定触发条件逻辑链等等,无疑会让玩家的创意进一步放飞,诞生更高品质的创作。
从GameLook的想法来看,“自由创作模式”的加入,极有可能为《穿越火线》打开通往一片UGC生态的通道、提升IP整体的商业价值。而陈侃的想法则更有情怀,他希望这能让《穿越火线》成为创新玩法的孵化器,甚至将它看作一份只有背靠庞大用户量和生态规模的IP所能承担、应当承担的责任。
如今这场意义非凡的怀旧模式开启,到对UGC等新方向的积极试水,是我们看到了《穿越火线》如何以一款经典IP的厚度与温度,回应玩家情感、引领品类创新,甚至重新定义“长青”的内涵。
随着怀旧模式融入CF未来,成为玩法和百城赛事的并行主线,GameLook相信,未来的CF,将在“怀旧”与“突破”之间找到理想的平衡点,持续书写属于中国FPS的里程碑。